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管理Management › 正文

领导统御之术在于“术” 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确定目标缺一不可

Christina 发布于 2012-05-28 09:50 阅读次 

应到“心计、权谋、计谋”的能力,则包含了沟通力(含说服力)、表达力、聆听力、激励力、启发力、赏罚力与人际关系力:

(1)沟通、表达与聆听力:沟通包含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是企业群策群力的基础。

传递“领导与沟通”技能的卡内基(Carnegie)训练中心强调,“管理者从沟通开始,领导者从沟通成功。”领导者必须清楚传达正确讯息给组织成员,不只要思考“说什么”,还要想“怎么说比较好”。《韩非子》(内储说上)说,“一听,则愚智分;责下,则人臣参”(如果 能一一听取部属的意见,就能明白所用人才智上的差别;如果能责求属下陈述切实的建议,才能激发部属参加讨论),充分说明了领导者具备沟通与表达能力的重要。

此外,领导者也要随时倾听部属的心声,让部属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管子》(君臣上第三十)上说,“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说明大众的集思广益,会让一个企业产生新的动力。《韩非子》(八经)则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一语道出最高明的领导人懂得通过聆听,学习他人智慧的好处。

(2)激励、启发与赏罚力:古人说,“服德,服怨,难服人心”,指的是领导人欲成大事,必须先收服人心,才能取得众人的支持,而收服人心的方法则包含激励、启发与赏罚。

领导者在激励、启发与赏罚部属时,应该恩威并施,刚柔并济。古代兵家《黄石公三略》:“赏禄不厚,则民不勤;礼赏不倦,则士争死。”意即对贤能的人、立大功的人,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实质奖励,不要只停留于精神层面的鼓励,否则将无法鼓舞人心。《司马法》中也说:“赏不过宿,罚不过午。”才能使“忠职者及职,奸佞者胆慑。”

(3)人际关系力:人际关系力是—种做人处事、情绪智商(EQ)的训练。《EQ》作者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认为,有效控制情绪的人,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较好的回应,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益。《礼记·礼运》中提到,“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简单扼要地说明了6种人际关系处理的具体原则,以及领导与部属之间,更须强调诚信。《论语》(里仁篇)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领导者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巧言令色的人,都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和信任,因为不论是哪—层级的领导人,都必须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完成任务,所以必须具有良好人际关系能力。

方法,手段,程序

带领团队作战,将愿景与使命化为实际行动

术是一种“方法”“手段”“程序”,又称“方术”“手术”。领导者不仅要让员工看到愿景,有时还要带领和教导他们方法。从《大学》中所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与现今管理学中所说“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控制”等主张不谋而合,均说明领导者一定要有“修己治人”的方法,制定“程序”的能力,然后运用其手段,以实际行动带领部属达成愿景。对应“方法、手段、程序”的能力,包含规划力、果断力、决策力、组织整合力与团队建构力:

(1)规划、果断与决策力:在了解产业趋势和组织未来发展后,领导者清楚地将企业使命与组织目标,规划出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利用有限资源,配置合理务实的部门预算,并坚决地做出最后策略(果断力),在正确的时间选择对的策略(决策力),做对的事(Do right things)。《孙子兵法》(始计篇)说:“经之以五事(道、天、地、将、法),校之以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执行、兵重孰强、赏罚孰明)”,即是领导者定要有缜密的规划、正确的判断、明智的决策来达成预期的成果。

(2)组织整合、团队建构力:如何凝聚团队能量?德鲁克曾说:“创造一个整体,使其大于各部分的总合:一个有生产力的整体,与产出大于投入的总合。”《孙子》(兵势篇)则说:“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其原意为“管理人数众多的部队就像管理人数少的部队一样,这是属于编制的问题:指挥大部队作战,就像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是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这个道理同样也可应用于企业领导。

力量、功夫、气势

兼容思考与行动之长、依部属专长指派任务

术是一种“力量”“工夫”业是一种“气势”,又称“武术”“招术”。《韩非子》(八说篇)说:“古人汲于德,中世逐于智,当今争于力。”(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对领导者而言,能够展现其真正的领导实力,就是“工夫”,然后再由卓越的执行力,驾驭部属,建构团队力量,来达成目标。“力量,工天、气势”可对应于执行力,行动力、驾驭力与控制力:

(1)执行力与行动力:《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语道出由学习、质问、思考到明辨是非,最后以行动来达成目标的重要性。因此领导者要有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对、做好的执行力,再由思考家成为行动者。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说:“在今天的世界,没有大的打败小的,只有快的打败慢的!”《执行力》一书也说:“没有执行力,哪有竞争力!”由此可知,执行力与行动力是达成目标的重要关键。

(2)驾驭力与控制力:《韩非子》(定法篇)说:“术者,因仕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大意是说,领导者必须依部属才能派任职务,赏罚分明考核部属绩效,这就是驾驭部属最简单的方法。进一步思索统驭之术,并不是只有上司与下属的关系,领导者本身也要能驾驭与控制自己的心灵与修养,对于外来的挑战,有着“泰山压顶,面不改色”沉着的勇气;对于内部组织的人事,则要有“了如指掌”,充分掌握资讯与人脉流动的驾驭力:在自身言行上,更要有“动见观瞻”的警觉与自制。

权宜、变通、隐密

主动追求变化,洞察危机、预先做好准备

术又有“权宜”“变通”“隐密”之患,又称“变术”“隐术。所谓“权宜”“变通”,就是通权达变,灵活变通、不拘泥于旧章法。领导者必须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因此领导者的应变力、变革力更显为重要。通权达变又有“时变”“智变”之意,属于领导统御中的“变术”。

《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的故事,都是“变术”:至于“隐术”,则是一种坚忍、耐力与意志的修炼。因此“权宜、变通、隐密”,可对应至术中的应变力、变革力、意志力、坚忍力与危机处理力:

(1)提高应变力与变革力:德鲁克在《经理人的专业与挑战》提到,社会环境变化无穷、竞争日益激烈,领导者主动追求变化、革新观念,才不至于被环境所淘汰。《管子》(正世篇)说:“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商鞅则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皆认为法令必须应时代的要求而改变,不能守旧。韩非“法术势相辅”的主张也强调“法”与“术”必须配合“势”,(指情势、形势、时势):《韩非子》(心度篇)说,“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治理人民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必须依靠合适的法律与措施,法律随时代而改变就能治理,治国措施适应杜会现实就有功绩),说明了企业组织的管理规范,必须符合客观环境,而领导者自我管理、思维模式与领导方式的改变,则会成为组织变革不可或缺的能力。

(2)修炼意志力与坚忍力:从内心修炼意志力与坚忍力,才能形不于色,隐密而冷静,化险为夷并赢得最后的胜利。《周易》说:“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卫灵公》则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再次证明了意志力与坚忍力所隐藏内在的力量,也是领导者必修的工夫。

(3)培养危机处理能力:许多灾祸的发生,事先无法预料。例如911事件、2008年全球金 融危机、以及日本海啸与核能外泄辐射等。这时领导者必须要有锐利的洞察力,感受到危机的存在,做好危机处理计划。《孙子》(用间篇)提到:“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领导者必须具有危机处理的能力与素养。

课程结论

结合道与术,融会贯通东西方管理智慧

领导者必须结合道与术两种能力。“道”,是最根本不能变的,属于无形内在的修炼,追求 组织未来愿景:而“术”即求生可变的,属于有形外在的执行力,讲求的是管理技巧。例如, 从安然案(Enron)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是企业领导人“有术无道”贪婪所造成。

东西方企业对于管理与领导的主张,其实足互通的。若将西方企业管理中,要求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特质与能力,与《孙子兵法》中所说“将者,智、信、仁、勇、严”领导统御特质与能力做一对照比较,不难发现,许多现代对领导者领导能力(也就是术)的要求,早已存在中国古人智慧中。至于“术”究竟是一种学术、技术和艺术的教导,还是一种工于心计的权术,谋术之运用,其中奥妙就要靠每位领导者的领悟。

  1  2

应到“心计、权谋、计谋”的能力,则包含了沟通力(含说服力)、表达力、聆听力、激励力、启发力、赏罚力与人际关系力:

(1)沟通、表达与聆听力:沟通包含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是企业群策群力的基础。

传递“领导与沟通”技能的卡内基(Carnegie)训练中心强调,“管理者从沟通开始,领导者从沟通成功。”领导者必须清楚传达正确讯息给组织成员,不只要思考“说什么”,还要想“怎么说比较好”。《韩非子》(内储说上)说,“一听,则愚智分;责下,则人臣参”(如果 能一一听取部属的意见,就能明白所用人才智上的差别;如果能责求属下陈述切实的建议,才能激发部属参加讨论),充分说明了领导者具备沟通与表达能力的重要。

此外,领导者也要随时倾听部属的心声,让部属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管子》(君臣上第三十)上说,“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说明大众的集思广益,会让一个企业产生新的动力。《韩非子》(八经)则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一语道出最高明的领导人懂得通过聆听,学习他人智慧的好处。

(2)激励、启发与赏罚力:古人说,“服德,服怨,难服人心”,指的是领导人欲成大事,必须先收服人心,才能取得众人的支持,而收服人心的方法则包含激励、启发与赏罚。

领导者在激励、启发与赏罚部属时,应该恩威并施,刚柔并济。古代兵家《黄石公三略》:“赏禄不厚,则民不勤;礼赏不倦,则士争死。”意即对贤能的人、立大功的人,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实质奖励,不要只停留于精神层面的鼓励,否则将无法鼓舞人心。《司马法》中也说:“赏不过宿,罚不过午。”才能使“忠职者及职,奸佞者胆慑。”

(3)人际关系力:人际关系力是—种做人处事、情绪智商(EQ)的训练。《EQ》作者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认为,有效控制情绪的人,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较好的回应,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益。《礼记·礼运》中提到,“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简单扼要地说明了6种人际关系处理的具体原则,以及领导与部属之间,更须强调诚信。《论语》(里仁篇)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领导者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巧言令色的人,都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和信任,因为不论是哪—层级的领导人,都必须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完成任务,所以必须具有良好人际关系能力。

方法,手段,程序

带领团队作战,将愿景与使命化为实际行动

术是一种“方法”“手段”“程序”,又称“方术”“手术”。领导者不仅要让员工看到愿景,有时还要带领和教导他们方法。从《大学》中所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与现今管理学中所说“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控制”等主张不谋而合,均说明领导者一定要有“修己治人”的方法,制定“程序”的能力,然后运用其手段,以实际行动带领部属达成愿景。对应“方法、手段、程序”的能力,包含规划力、果断力、决策力、组织整合力与团队建构力:

(1)规划、果断与决策力:在了解产业趋势和组织未来发展后,领导者清楚地将企业使命与组织目标,规划出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利用有限资源,配置合理务实的部门预算,并坚决地做出最后策略(果断力),在正确的时间选择对的策略(决策力),做对的事(Do right things)。《孙子兵法》(始计篇)说:“经之以五事(道、天、地、将、法),校之以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执行、兵重孰强、赏罚孰明)”,即是领导者定要有缜密的规划、正确的判断、明智的决策来达成预期的成果。

(2)组织整合、团队建构力:如何凝聚团队能量?德鲁克曾说:“创造一个整体,使其大于各部分的总合:一个有生产力的整体,与产出大于投入的总合。”《孙子》(兵势篇)则说:“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其原意为“管理人数众多的部队就像管理人数少的部队一样,这是属于编制的问题:指挥大部队作战,就像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是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这个道理同样也可应用于企业领导。

力量、功夫、气势

兼容思考与行动之长、依部属专长指派任务

术是一种“力量”“工夫”业是一种“气势”,又称“武术”“招术”。《韩非子》(八说篇)说:“古人汲于德,中世逐于智,当今争于力。”(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对领导者而言,能够展现其真正的领导实力,就是“工夫”,然后再由卓越的执行力,驾驭部属,建构团队力量,来达成目标。“力量,工天、气势”可对应于执行力,行动力、驾驭力与控制力:

(1)执行力与行动力:《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语道出由学习、质问、思考到明辨是非,最后以行动来达成目标的重要性。因此领导者要有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对、做好的执行力,再由思考家成为行动者。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说:“在今天的世界,没有大的打败小的,只有快的打败慢的!”《执行力》一书也说:“没有执行力,哪有竞争力!”由此可知,执行力与行动力是达成目标的重要关键。

(2)驾驭力与控制力:《韩非子》(定法篇)说:“术者,因仕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大意是说,领导者必须依部属才能派任职务,赏罚分明考核部属绩效,这就是驾驭部属最简单的方法。进一步思索统驭之术,并不是只有上司与下属的关系,领导者本身也要能驾驭与控制自己的心灵与修养,对于外来的挑战,有着“泰山压顶,面不改色”沉着的勇气;对于内部组织的人事,则要有“了如指掌”,充分掌握资讯与人脉流动的驾驭力:在自身言行上,更要有“动见观瞻”的警觉与自制。

权宜、变通、隐密

主动追求变化,洞察危机、预先做好准备

术又有“权宜”“变通”“隐密”之患,又称“变术”“隐术。所谓“权宜”“变通”,就是通权达变,灵活变通、不拘泥于旧章法。领导者必须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因此领导者的应变力、变革力更显为重要。通权达变又有“时变”“智变”之意,属于领导统御中的“变术”。

《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的故事,都是“变术”:至于“隐术”,则是一种坚忍、耐力与意志的修炼。因此“权宜、变通、隐密”,可对应至术中的应变力、变革力、意志力、坚忍力与危机处理力:

(1)提高应变力与变革力:德鲁克在《经理人的专业与挑战》提到,社会环境变化无穷、竞争日益激烈,领导者主动追求变化、革新观念,才不至于被环境所淘汰。《管子》(正世篇)说:“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商鞅则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皆认为法令必须应时代的要求而改变,不能守旧。韩非“法术势相辅”的主张也强调“法”与“术”必须配合“势”,(指情势、形势、时势):《韩非子》(心度篇)说,“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治理人民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必须依靠合适的法律与措施,法律随时代而改变就能治理,治国措施适应杜会现实就有功绩),说明了企业组织的管理规范,必须符合客观环境,而领导者自我管理、思维模式与领导方式的改变,则会成为组织变革不可或缺的能力。

(2)修炼意志力与坚忍力:从内心修炼意志力与坚忍力,才能形不于色,隐密而冷静,化险为夷并赢得最后的胜利。《周易》说:“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卫灵公》则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再次证明了意志力与坚忍力所隐藏内在的力量,也是领导者必修的工夫。

(3)培养危机处理能力:许多灾祸的发生,事先无法预料。例如911事件、2008年全球金 融危机、以及日本海啸与核能外泄辐射等。这时领导者必须要有锐利的洞察力,感受到危机的存在,做好危机处理计划。《孙子》(用间篇)提到:“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领导者必须具有危机处理的能力与素养。

课程结论

结合道与术,融会贯通东西方管理智慧

领导者必须结合道与术两种能力。“道”,是最根本不能变的,属于无形内在的修炼,追求 组织未来愿景:而“术”即求生可变的,属于有形外在的执行力,讲求的是管理技巧。例如, 从安然案(Enron)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是企业领导人“有术无道”贪婪所造成。

东西方企业对于管理与领导的主张,其实足互通的。若将西方企业管理中,要求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特质与能力,与《孙子兵法》中所说“将者,智、信、仁、勇、严”领导统御特质与能力做一对照比较,不难发现,许多现代对领导者领导能力(也就是术)的要求,早已存在中国古人智慧中。至于“术”究竟是一种学术、技术和艺术的教导,还是一种工于心计的权术,谋术之运用,其中奥妙就要靠每位领导者的领悟。

  1  2

关键字: 管理 CEO 领导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