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创业Startup › 正文

永和豆浆:从黄豆里挖掘出的商机

Lacy 发布于 2012-04-12 16:42 阅读次 

永和豆浆:从黄豆里挖掘出的商机1958年林炳生出生于台湾金门。6岁时全家迁往马祖,16岁又去了基隆,25岁,他命运的扳机被一粒黄豆扣动,接下来的30年岁月风起云涌:你可以将永和豆浆视为中式快餐行业的魔笛手,也可以把林炳生称作豆浆世界里的堂吉诃德。

从一家豆浆铺开始的“甜生意”

林炳生们创业的年代正值亚洲四小龙发展后期,与之同时大陆的改革开放开始展开。改变个人乃至家庭命运的创业初衷,归根到底不过是被压抑的物质欲望释放出来的结果,由此造就的个体传奇是相似的,但是为什么几十年后将两岸商人群像摆在一起,台商群体似乎与东方商业文明更接近?

林炳生曾做过三年缝纫机销售人员,职位从普通业务员干到美资企业的中阶主管,有一天他突然提出离职。“明日之星”离职引发了胜家公司一部分人的讨论。有人说:“年轻人就是不懂坚持,你看我们这些干了十多二十年的,积累了多少经验?”也有人说:“嗯,为什么不说是一个经验混了十多二十年呢?”

总之,林炳生离开了。离开了的林炳生还卖过钢琴、做过房屋中介,他从这段营销生涯中总结出的基本规律很简单:卖东西无非两种境界,一种是卖到客人手里,另一种是卖到客人心里。卖到手里是你找客人,卖到心里就是客人找你。

1983年,正在做房屋中介业务的林炳生听说台北市区一家豆浆铺转让,对方要价60万元新台币。林炳生跑过去一看,这家前店后厂式的豆浆铺破破烂烂也就一百多平方米,可谁都没想到,和豆浆铺一起转让的还有“永和豆浆”的注册商标。

永和是中国台湾省台北县永和市的地名。上世纪50年代初,两位祖籍山东和河北的两名老兵迫于生计,在永和市的中正桥畔,搭起小棚,磨豆浆、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大片供应早餐的摊铺。

中正桥下的这些小作坊主们,并未料到永和豆浆会在今后驰名一时,基于这种情况,其中一家豆浆铺的小伙计注册了永和豆浆的商标。小伙计的算盘是通过注册商标来和老板谈条件,殊不知老板并未认识其中价值,竟然将小伙计和商标一起扫地出门。

后来,小伙计来到台北自己开了家豆浆铺,但他觉得这门生意又累又挣不了钱。于是便将小铺和商标一起出让出来。

林炳生决定将豆浆铺和商标一起买下来。他东拼西凑了20多万元,再拉来关系最好的同学和同事入伙,三个人一起了结了这段“奇遇”。

爱拼才会赢

1985年夏,铺子里的黑白电视正播放着琼瑶小说改编的《海鸥飞处彩云飞》,岛内天气闷热,林炳生和他的两位合伙人光着膀子磨豆子、煮豆浆,每天都会忙到下半夜。

两个月后,同学提出退股;半年后,同事又提出退股。“因为辛苦啊!当时做豆浆用的是传统做法,要搅拌、要充填,煮完豆子豆垢残余在大吊锅里,还得由一个人把脑袋埋进去用钢刷一遍遍地刷。问题是还赚不到钱。”

有人爱拼爱赢,也有人不爱拼不爱赢,很正常。当然,林炳生属于前者,他认为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并认为豆浆做得再好也就一杯豆浆,摆在铺子里一碗碗地卖能有多大出息?他最终决定做通路市场。

生产方面林炳生找来大姐、大哥负责管理,自己则抽出身来像当年卖缝纫机一样跑遍台北的社区福利社、便利店(当时叫平价店)。刚开始,一部分学校附近的便利店同意试销永和豆浆,再后来,每天最多可以做到两千多瓶的销量。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

转眼冬天到,学生们对瓶装热豆浆需求更大了。为了提高产量,林炳生土法炼钢式地研究了一条半自动化设备,再花16万元新台币请人做好模具。这套设备可以自动封口,也不需人工冷却,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微动开关若是稍微拉偏,它会漏电。

这真是一段鸡飞狗跳的岁月。起步期的永和豆浆成长粗放,此前岛内的豆浆都是在摊铺出售,工业化量产并无先例可循。摸索过程中不良率很高,林炳生说当时自己最怕接到客户打到公司的电话,一旦电话中提及质量二字他都头大。

为了解决瓶装豆浆的质量问题,林炳生考察了岛内众多大型食品企业,永和豆浆也开始与高校研发机构合作。渐渐地,台北市民习惯了这种简单容易携带的瓶装豆浆,当时采用耐热PP瓶包装重量350ml的永和豆浆,出厂价一瓶7块半台币,终端可以卖到12块,通路开始大范围接纳这种豆浆产品。

1987年,林炳生在台湾汐止购买厂房,永和豆浆汐止工厂成立。人员不断扩张,生产线满负荷运行。1990年,林炳生在彰化北斗工业区购买土地,1995年北斗厂建成并正式量产。在此期间,永和豆浆成为台湾第一家获得食品GMP认证的工厂,GMP认证成为了永和豆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从小作坊到半自动生产,再到全自动化生产,一路跌跌撞撞,不知不觉地已将近十年。

再后来,永和推出的豆浆、米浆保久系列,保质期可达一年,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市场相继被打开。到1996年,永和豆浆每天可以做到1万多瓶的实销量,十多部货车每天清晨从台湾北部出发,晚上再从南部开回来,豆浆渗透到岛内各大零售终端,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

永和豆浆遭遇生存危机

一家企业的崛起,亦如一个人或者一片地域的崛起。向上向前的成长速度越快,来自系统的阻力和拉扯力就越强。

永和豆浆在岛内的通路市场大展拳脚,一改豆浆只在小铺里卖的销售传统,包括1000ml的家庭装豆浆、米浆保久产品、与日本久津企业策略联盟合作生产的波密鲜果汁系列等产品矩阵式投入市场,到1988年,永和豆浆的销售额达到几亿元新台币。

但很快,新问题又来了。

新问题源于老环境的骤变。永和豆浆借助通路市场的成长脚步,与岛内各大连锁商超合作,进而腾空而起。但当通路逐渐成熟各大商超彼此厮杀,进而演化为一场通路革命时——压力击鼓传花,最终一把火还是烧到了各大供应商的脚背上。

一边是通路开始反噬商家利益,另一边,各路对手也开始涌现。永和的成功引来统一、味全等品牌的跟进与追杀。

林炳生有了危机感。在这样一个竞争饱和的狭小市场,永和应该何去何从?

就在此时,康师傅老总打电话给林炳生说不如来大陆发展。彼时,康师傅的方便面产品已经在大陆斩获颇丰,林炳生有些心动了。

彼时,两岸的关系并不如今天这般好局面,林炳生决定先试试“水温”。

通过大陆台商,林炳生委托代工了一批豆浆产品,然后到武汉、成都、厦门等地试卖。市场反应都不错,但问题依旧是收不到钱。显然,台湾市场的成功通路经验并不能在大陆复制。但大陆市场还是要打。怎么打?1999年,林炳生派弟弟林建雄常驻上海,永和豆浆的故事掀开了另一篇章。

进驻大陆

考虑到永和豆浆当时在大陆名气并不响,如果走通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林炳生决定先以连锁门店的形式打开市场。

1999年,永和豆浆在上海常熟路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


永和豆浆以豆浆和油条为特色产品,再辅以各式台湾风味小吃。彼时,中式快餐行业正在几大洋快餐巨头营造的暴风雪中摸索前行。在河南,乔赢的红高粱已经迎来了巅峰时刻。这个放言要到南极游泳的中原男人,在中式快餐的工业化标准化方面同样游得不错。汤、面、菜交给不同的工厂,物流配送到餐厅进行组装——媒体惊呼,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迎战洋快餐的好苗子。

可惜好苗子还未发育完全,乔赢却因非法集资被捕入狱。这一时期的另一个正面典型出现在广东,依靠在国道旁开蒸品店发家的蔡达标宣称,真功夫在1998年研发出的电脑程控蒸汽柜,率先在全球攻克了中餐的标准化难题。“全球”,这个字眼性感得让人血脉贲张,尽管蔡达标的解决方案很难称得上石破天惊——把各种套餐由中央厨房做好后配送到各门店的蒸汽柜上。

林氏兄弟决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做大永和豆浆。此时,台湾在连锁经营业态上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诸如两岸咖啡、天福茗茶、元祖等都在不同领域实践成功。为此,永和豆浆专门到台湾连锁业协会学习连锁规划,进而运用到大陆市场。

在服务标准化方面,诸如“一位顾客要了油条,而你看到成品油条是凉的,新的油条还未炸好,这时你应该如何跟顾客沟通?”之类的细节问题,永和豆浆都分门别类做了几百项,进而制作成运营标准手册对雇员进行培训。

2010年5月1日,永和豆浆世博餐厅开业。让林炳生没想到的是,他原本只是出于宣传的目的在世博会上开店,也做好了亏损准备,殊不知最后世博餐厅的人流量比台湾馆还多,反倒赚钱了。

时至2012年,永和豆浆全国门店数达到500家,这一业务板块的终端销售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

大豆最有发言权

不知不觉,林炳生已经和豆浆打了近三十年交道。

三十年,从一名血气方刚的少年到今天的满头白发。岁月起伏,无声无息,林炳生的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都在不知不觉中和豆浆粘连在一起。

比如,他每次出差旅行都喜欢收集各时期的石磨,在东北筹办永和豆浆博物馆;每次应酬吃饭他也总是带着自家的豆浆粉,甚至吃火锅也要往汤料里面加豆浆。

对于林炳生而言,豆浆已经从一种物质演化为一种价值形态,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通过商业的手段最大化大豆的价值。还原永和豆浆的市场影踪,得出的追问是:一颗大豆的商业价值究竟能够做到何种程度?

除开门店经营,林炳生心中一直有个通路情结。他认为永和豆浆必须两条腿走路,打通整个产业链。

产业链的上游,中国大豆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窄,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大豆,本土豆制品行业已经在源头上受到牵制。换言之,谁拥有种植基地,谁才会成为最终的王者。2010年8月,永和豆浆的有机生态园落户牡丹江阳明区铁岭河镇,占地面积38公顷的标准化生产区保证了永和豆浆的非转基因大豆供应。

产业链的中游,永和豆浆哈尔滨延寿工厂、年产能力为2万吨吉林舒兰工厂都已建成投产。再加上其他四个代工厂,由大S代言的永和豆浆豆浆粉系列产品、豆浆酥产品开始覆盖国内连锁商超。

产业链的下游,林炳生在永和豆浆门店之外,还推出了欢乐米豆、永和豆浆捞等连锁形态。

由此,关于大豆的永和王朝初具雏形。2011年,永和豆浆在豆浆粉业务板块的终端销售额逾5亿元人民币。

总之,林炳生所走的路是一条少有人会走的路。林炳生今年已经54岁了。54的岁林炳生将一杯豆浆做到20亿元人民币的终端销售额。永和豆浆的历程是岛内第二代台商群体拼斗的剪影,也是80255家来大陆打拼台资企业的共似体征。

永和豆浆:从黄豆里挖掘出的商机1958年林炳生出生于台湾金门。6岁时全家迁往马祖,16岁又去了基隆,25岁,他命运的扳机被一粒黄豆扣动,接下来的30年岁月风起云涌:你可以将永和豆浆视为中式快餐行业的魔笛手,也可以把林炳生称作豆浆世界里的堂吉诃德。

从一家豆浆铺开始的“甜生意”

林炳生们创业的年代正值亚洲四小龙发展后期,与之同时大陆的改革开放开始展开。改变个人乃至家庭命运的创业初衷,归根到底不过是被压抑的物质欲望释放出来的结果,由此造就的个体传奇是相似的,但是为什么几十年后将两岸商人群像摆在一起,台商群体似乎与东方商业文明更接近?

林炳生曾做过三年缝纫机销售人员,职位从普通业务员干到美资企业的中阶主管,有一天他突然提出离职。“明日之星”离职引发了胜家公司一部分人的讨论。有人说:“年轻人就是不懂坚持,你看我们这些干了十多二十年的,积累了多少经验?”也有人说:“嗯,为什么不说是一个经验混了十多二十年呢?”

总之,林炳生离开了。离开了的林炳生还卖过钢琴、做过房屋中介,他从这段营销生涯中总结出的基本规律很简单:卖东西无非两种境界,一种是卖到客人手里,另一种是卖到客人心里。卖到手里是你找客人,卖到心里就是客人找你。

1983年,正在做房屋中介业务的林炳生听说台北市区一家豆浆铺转让,对方要价60万元新台币。林炳生跑过去一看,这家前店后厂式的豆浆铺破破烂烂也就一百多平方米,可谁都没想到,和豆浆铺一起转让的还有“永和豆浆”的注册商标。

永和是中国台湾省台北县永和市的地名。上世纪50年代初,两位祖籍山东和河北的两名老兵迫于生计,在永和市的中正桥畔,搭起小棚,磨豆浆、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大片供应早餐的摊铺。

中正桥下的这些小作坊主们,并未料到永和豆浆会在今后驰名一时,基于这种情况,其中一家豆浆铺的小伙计注册了永和豆浆的商标。小伙计的算盘是通过注册商标来和老板谈条件,殊不知老板并未认识其中价值,竟然将小伙计和商标一起扫地出门。

后来,小伙计来到台北自己开了家豆浆铺,但他觉得这门生意又累又挣不了钱。于是便将小铺和商标一起出让出来。

林炳生决定将豆浆铺和商标一起买下来。他东拼西凑了20多万元,再拉来关系最好的同学和同事入伙,三个人一起了结了这段“奇遇”。

爱拼才会赢

1985年夏,铺子里的黑白电视正播放着琼瑶小说改编的《海鸥飞处彩云飞》,岛内天气闷热,林炳生和他的两位合伙人光着膀子磨豆子、煮豆浆,每天都会忙到下半夜。

两个月后,同学提出退股;半年后,同事又提出退股。“因为辛苦啊!当时做豆浆用的是传统做法,要搅拌、要充填,煮完豆子豆垢残余在大吊锅里,还得由一个人把脑袋埋进去用钢刷一遍遍地刷。问题是还赚不到钱。”

有人爱拼爱赢,也有人不爱拼不爱赢,很正常。当然,林炳生属于前者,他认为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并认为豆浆做得再好也就一杯豆浆,摆在铺子里一碗碗地卖能有多大出息?他最终决定做通路市场。

生产方面林炳生找来大姐、大哥负责管理,自己则抽出身来像当年卖缝纫机一样跑遍台北的社区福利社、便利店(当时叫平价店)。刚开始,一部分学校附近的便利店同意试销永和豆浆,再后来,每天最多可以做到两千多瓶的销量。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

转眼冬天到,学生们对瓶装热豆浆需求更大了。为了提高产量,林炳生土法炼钢式地研究了一条半自动化设备,再花16万元新台币请人做好模具。这套设备可以自动封口,也不需人工冷却,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微动开关若是稍微拉偏,它会漏电。

这真是一段鸡飞狗跳的岁月。起步期的永和豆浆成长粗放,此前岛内的豆浆都是在摊铺出售,工业化量产并无先例可循。摸索过程中不良率很高,林炳生说当时自己最怕接到客户打到公司的电话,一旦电话中提及质量二字他都头大。

为了解决瓶装豆浆的质量问题,林炳生考察了岛内众多大型食品企业,永和豆浆也开始与高校研发机构合作。渐渐地,台北市民习惯了这种简单容易携带的瓶装豆浆,当时采用耐热PP瓶包装重量350ml的永和豆浆,出厂价一瓶7块半台币,终端可以卖到12块,通路开始大范围接纳这种豆浆产品。

1987年,林炳生在台湾汐止购买厂房,永和豆浆汐止工厂成立。人员不断扩张,生产线满负荷运行。1990年,林炳生在彰化北斗工业区购买土地,1995年北斗厂建成并正式量产。在此期间,永和豆浆成为台湾第一家获得食品GMP认证的工厂,GMP认证成为了永和豆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从小作坊到半自动生产,再到全自动化生产,一路跌跌撞撞,不知不觉地已将近十年。

再后来,永和推出的豆浆、米浆保久系列,保质期可达一年,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市场相继被打开。到1996年,永和豆浆每天可以做到1万多瓶的实销量,十多部货车每天清晨从台湾北部出发,晚上再从南部开回来,豆浆渗透到岛内各大零售终端,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

永和豆浆遭遇生存危机

一家企业的崛起,亦如一个人或者一片地域的崛起。向上向前的成长速度越快,来自系统的阻力和拉扯力就越强。

永和豆浆在岛内的通路市场大展拳脚,一改豆浆只在小铺里卖的销售传统,包括1000ml的家庭装豆浆、米浆保久产品、与日本久津企业策略联盟合作生产的波密鲜果汁系列等产品矩阵式投入市场,到1988年,永和豆浆的销售额达到几亿元新台币。

但很快,新问题又来了。

新问题源于老环境的骤变。永和豆浆借助通路市场的成长脚步,与岛内各大连锁商超合作,进而腾空而起。但当通路逐渐成熟各大商超彼此厮杀,进而演化为一场通路革命时——压力击鼓传花,最终一把火还是烧到了各大供应商的脚背上。

一边是通路开始反噬商家利益,另一边,各路对手也开始涌现。永和的成功引来统一、味全等品牌的跟进与追杀。

林炳生有了危机感。在这样一个竞争饱和的狭小市场,永和应该何去何从?

就在此时,康师傅老总打电话给林炳生说不如来大陆发展。彼时,康师傅的方便面产品已经在大陆斩获颇丰,林炳生有些心动了。

彼时,两岸的关系并不如今天这般好局面,林炳生决定先试试“水温”。

通过大陆台商,林炳生委托代工了一批豆浆产品,然后到武汉、成都、厦门等地试卖。市场反应都不错,但问题依旧是收不到钱。显然,台湾市场的成功通路经验并不能在大陆复制。但大陆市场还是要打。怎么打?1999年,林炳生派弟弟林建雄常驻上海,永和豆浆的故事掀开了另一篇章。

进驻大陆

考虑到永和豆浆当时在大陆名气并不响,如果走通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林炳生决定先以连锁门店的形式打开市场。

1999年,永和豆浆在上海常熟路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


永和豆浆以豆浆和油条为特色产品,再辅以各式台湾风味小吃。彼时,中式快餐行业正在几大洋快餐巨头营造的暴风雪中摸索前行。在河南,乔赢的红高粱已经迎来了巅峰时刻。这个放言要到南极游泳的中原男人,在中式快餐的工业化标准化方面同样游得不错。汤、面、菜交给不同的工厂,物流配送到餐厅进行组装——媒体惊呼,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迎战洋快餐的好苗子。

可惜好苗子还未发育完全,乔赢却因非法集资被捕入狱。这一时期的另一个正面典型出现在广东,依靠在国道旁开蒸品店发家的蔡达标宣称,真功夫在1998年研发出的电脑程控蒸汽柜,率先在全球攻克了中餐的标准化难题。“全球”,这个字眼性感得让人血脉贲张,尽管蔡达标的解决方案很难称得上石破天惊——把各种套餐由中央厨房做好后配送到各门店的蒸汽柜上。

林氏兄弟决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做大永和豆浆。此时,台湾在连锁经营业态上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诸如两岸咖啡、天福茗茶、元祖等都在不同领域实践成功。为此,永和豆浆专门到台湾连锁业协会学习连锁规划,进而运用到大陆市场。

在服务标准化方面,诸如“一位顾客要了油条,而你看到成品油条是凉的,新的油条还未炸好,这时你应该如何跟顾客沟通?”之类的细节问题,永和豆浆都分门别类做了几百项,进而制作成运营标准手册对雇员进行培训。

2010年5月1日,永和豆浆世博餐厅开业。让林炳生没想到的是,他原本只是出于宣传的目的在世博会上开店,也做好了亏损准备,殊不知最后世博餐厅的人流量比台湾馆还多,反倒赚钱了。

时至2012年,永和豆浆全国门店数达到500家,这一业务板块的终端销售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

大豆最有发言权

不知不觉,林炳生已经和豆浆打了近三十年交道。

三十年,从一名血气方刚的少年到今天的满头白发。岁月起伏,无声无息,林炳生的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都在不知不觉中和豆浆粘连在一起。

比如,他每次出差旅行都喜欢收集各时期的石磨,在东北筹办永和豆浆博物馆;每次应酬吃饭他也总是带着自家的豆浆粉,甚至吃火锅也要往汤料里面加豆浆。

对于林炳生而言,豆浆已经从一种物质演化为一种价值形态,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通过商业的手段最大化大豆的价值。还原永和豆浆的市场影踪,得出的追问是:一颗大豆的商业价值究竟能够做到何种程度?

除开门店经营,林炳生心中一直有个通路情结。他认为永和豆浆必须两条腿走路,打通整个产业链。

产业链的上游,中国大豆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窄,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大豆,本土豆制品行业已经在源头上受到牵制。换言之,谁拥有种植基地,谁才会成为最终的王者。2010年8月,永和豆浆的有机生态园落户牡丹江阳明区铁岭河镇,占地面积38公顷的标准化生产区保证了永和豆浆的非转基因大豆供应。

产业链的中游,永和豆浆哈尔滨延寿工厂、年产能力为2万吨吉林舒兰工厂都已建成投产。再加上其他四个代工厂,由大S代言的永和豆浆豆浆粉系列产品、豆浆酥产品开始覆盖国内连锁商超。

产业链的下游,林炳生在永和豆浆门店之外,还推出了欢乐米豆、永和豆浆捞等连锁形态。

由此,关于大豆的永和王朝初具雏形。2011年,永和豆浆在豆浆粉业务板块的终端销售额逾5亿元人民币。

总之,林炳生所走的路是一条少有人会走的路。林炳生今年已经54岁了。54的岁林炳生将一杯豆浆做到20亿元人民币的终端销售额。永和豆浆的历程是岛内第二代台商群体拼斗的剪影,也是80255家来大陆打拼台资企业的共似体征。


关键字: 永和豆浆 林炳生 快餐连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