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News › 正文

美国制造升温:美国百年家具大厂林肯顿,第一个从中国迁回

Tracy 发布于 2012-07-16 15:05 阅读次 

美国百年家具林肯顿大厂,第一个从中国回流美国全球最大家具展在哪?不是中国,也不在欧洲,而在美国东南方的小镇。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高点市,一个仅10.4万人的城市。一年一度的“高点春季家具展”如期举行,展场内,“Made in USA”旗帜四处飘扬。

场内最受瞩目的人物则是59岁的林肯顿家具CEO布鲁斯•科克伦(Bruce Cochrane)。今年初,他才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请进白宫,与福特汽车、杜邦、英特尔等全球大企业的CEO并列,共同讨论企业如何将外包的工作带回国。不到一周,科克伦再次受邀到美国国会,和第一夫人坐在贵宾包厢内,聆听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

低廉劳动力,曾害600家企业倒闭

一个小家具公司的老板,为何受重视?“他回到家乡,重新开业,让中断的家族生意复活,还把老员工找回来。”奥巴马公开向科克伦致意。

展场中的科克伦,穿着西装、别着美国国旗徽章,摊位上,他挂了一张家族历史照,那是1938年,他祖父和家具工人的合照。现在的科克伦是第5代,他们的家具品牌叫林肯顿(Lincolnton),这是北卡一个小镇的地名,160年前,小镇因就地伐木制造家具而繁荣,科克伦家族就是小镇的象征。

当时美国是家具制造强国,关键一是原料,家具木材主要产于北美;关键二是生产技术,美国以外地区,没有生产美式家具经验。一个台湾人让美国家具制造由盛而衰,改变了全球家具业的生产版图。

莫若愚,一个美国沃顿商学院毕业的台湾人,他开发了一项技术,让原本不能用在家具的橡胶木,取代北美木材,再利用台湾低廉的劳动力,让高雄前镇、屏东东港,成了全球家具重镇。1990年代,中国崛起,家具工厂由台湾东港移到中国东莞。

10年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家具厂倒闭了600家。科克伦家族的生意,也每况愈下,他们开始裁员,并把部分生意移往中国,成品再回北卡组装,企图力挽狂澜,然而,终究难以与中国竞争。科克伦被迫背井离乡,到中国、越南当起美国家具行业的顾问。

直到一年半前,一切有了新变化。

中国工资上升、物价上涨,中国政府停止补贴,当地家具出口面临重大打击。科克伦决定重返林肯顿小镇,他重新雇回130名工人,制造实木家具,林肯顿家具也是北美第一个回流的家具工厂。他兴奋的说,“今年2月,我们第一件印上‘美国制造’标识的家具出炉,那是一张床头柜,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全体员工在床头柜上签了名,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但美国制造的家具,怎么会有价格竞争力?他答道:“比工资,中国平均每小时3.7美元,美国林肯顿平均每小时12-13美元,成本确实比较低。但是,比生产效率,美国工人比中国高出4倍。”

这4倍生产效率,来自昂贵的自动化机器设备。工厂内所能看到的,不是像中国家具工厂成千上万的工人,而是一台台大型机器设备。

只要工人把遥控器一按,机器手臂又切又锯,就把木头变成长短不一、各种形状的木材。原来,他们从设计到制造,已经全部自动化,把设计、生产流程全化为一条条的电脑程序,利用高度自动化与精确性,来取代高劳动力的工作。

市场近,让美国厂商重获机会

在亚洲看不到这样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因为中国的人工比机器便宜,没理由用机器替代人力。

品质是另一种关键。科克伦说,美国生产的实木家具,中国不会生产,他们生产的是人造板家具。

更重要的优势是速度。在美国生产,消费者可以更快拿到产品。如果在中国制造,需要等上120天至150天才能交货。科克伦的客户曾告诉他:他们经常无法如期拿到产品,甚至联系不上供应商,往往要需找替代方案。这就是美国厂商的机会。

“美国制造”是很好的营销策略,已经在美国消费市场形成一种趋势,尤其是这次经济衰退,造成许多美国人失业,激发了支持国货的心理。

当然,林肯顿不是家具回流美国的唯一例子,但令奥巴马兴奋的是:“现在,即便不是大型制造商,也能把工作带回美国。”科克伦的冒险之路,被美国政府视为制造业复兴的完美案例

美国百年家具林肯顿大厂,第一个从中国回流美国全球最大家具展在哪?不是中国,也不在欧洲,而在美国东南方的小镇。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高点市,一个仅10.4万人的城市。一年一度的“高点春季家具展”如期举行,展场内,“Made in USA”旗帜四处飘扬。

场内最受瞩目的人物则是59岁的林肯顿家具CEO布鲁斯•科克伦(Bruce Cochrane)。今年初,他才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请进白宫,与福特汽车、杜邦、英特尔等全球大企业的CEO并列,共同讨论企业如何将外包的工作带回国。不到一周,科克伦再次受邀到美国国会,和第一夫人坐在贵宾包厢内,聆听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

低廉劳动力,曾害600家企业倒闭

一个小家具公司的老板,为何受重视?“他回到家乡,重新开业,让中断的家族生意复活,还把老员工找回来。”奥巴马公开向科克伦致意。

展场中的科克伦,穿着西装、别着美国国旗徽章,摊位上,他挂了一张家族历史照,那是1938年,他祖父和家具工人的合照。现在的科克伦是第5代,他们的家具品牌叫林肯顿(Lincolnton),这是北卡一个小镇的地名,160年前,小镇因就地伐木制造家具而繁荣,科克伦家族就是小镇的象征。

当时美国是家具制造强国,关键一是原料,家具木材主要产于北美;关键二是生产技术,美国以外地区,没有生产美式家具经验。一个台湾人让美国家具制造由盛而衰,改变了全球家具业的生产版图。

莫若愚,一个美国沃顿商学院毕业的台湾人,他开发了一项技术,让原本不能用在家具的橡胶木,取代北美木材,再利用台湾低廉的劳动力,让高雄前镇、屏东东港,成了全球家具重镇。1990年代,中国崛起,家具工厂由台湾东港移到中国东莞。

10年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家具厂倒闭了600家。科克伦家族的生意,也每况愈下,他们开始裁员,并把部分生意移往中国,成品再回北卡组装,企图力挽狂澜,然而,终究难以与中国竞争。科克伦被迫背井离乡,到中国、越南当起美国家具行业的顾问。

直到一年半前,一切有了新变化。

中国工资上升、物价上涨,中国政府停止补贴,当地家具出口面临重大打击。科克伦决定重返林肯顿小镇,他重新雇回130名工人,制造实木家具,林肯顿家具也是北美第一个回流的家具工厂。他兴奋的说,“今年2月,我们第一件印上‘美国制造’标识的家具出炉,那是一张床头柜,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全体员工在床头柜上签了名,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但美国制造的家具,怎么会有价格竞争力?他答道:“比工资,中国平均每小时3.7美元,美国林肯顿平均每小时12-13美元,成本确实比较低。但是,比生产效率,美国工人比中国高出4倍。”

这4倍生产效率,来自昂贵的自动化机器设备。工厂内所能看到的,不是像中国家具工厂成千上万的工人,而是一台台大型机器设备。

只要工人把遥控器一按,机器手臂又切又锯,就把木头变成长短不一、各种形状的木材。原来,他们从设计到制造,已经全部自动化,把设计、生产流程全化为一条条的电脑程序,利用高度自动化与精确性,来取代高劳动力的工作。

市场近,让美国厂商重获机会

在亚洲看不到这样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因为中国的人工比机器便宜,没理由用机器替代人力。

品质是另一种关键。科克伦说,美国生产的实木家具,中国不会生产,他们生产的是人造板家具。

更重要的优势是速度。在美国生产,消费者可以更快拿到产品。如果在中国制造,需要等上120天至150天才能交货。科克伦的客户曾告诉他:他们经常无法如期拿到产品,甚至联系不上供应商,往往要需找替代方案。这就是美国厂商的机会。

“美国制造”是很好的营销策略,已经在美国消费市场形成一种趋势,尤其是这次经济衰退,造成许多美国人失业,激发了支持国货的心理。

当然,林肯顿不是家具回流美国的唯一例子,但令奥巴马兴奋的是:“现在,即便不是大型制造商,也能把工作带回美国。”科克伦的冒险之路,被美国政府视为制造业复兴的完美案例


关键字: 林肯顿 美国制造 家具产业 中国你制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