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News › 正文

普京拼出口:继伏特加、鱼子酱之后,牛肉成为俄罗斯的代名词

Amy 发布于 2012-07-09 13:39 阅读次 

普京拼出口:继伏特加、鱼子酱之后,牛肉成为俄罗斯的代名词

说到俄罗斯特产,最早跳入脑中的就是伏特加与鱼子酱。不过,俄罗斯有意让世界人改观,总统普京计划通过引进外国人才与牛只品种,重拾俄罗斯牛肉产业在斯大林总统前的荣景。

为了削减俄罗斯每年30亿美元的牛肉进口开支,俄罗斯总统普京想重建牛肉产业的荣景。但想重振牛肉产业。普京得靠一些外国人。Anthony Stidham就是其中一人。

满足需求,聘请外国专家

俄罗斯当局聘请了Stidham等几位外国畜牧专家,在Bryansk俄罗斯最大的的牛肉农场开班,教导俄罗斯人养牛。课程内容从怎么在牛身上烙印,到怎么为母牛接生等,无所不包。如果一切能按计划顺利进行,有一天,美国的泰森食品与巴西的巴西食品这类外国牛肉业者,将在俄罗斯市场吃闭门羹。

近年来,俄罗斯由于中产阶级不断扩大,许多人的薪金翻了3倍,对牛肉的需求也开始疯涨。为了扶植本国业者、重建经斯大林统治而摧残殆尽的俄罗斯畜牧传统,莫斯科已经削减牛肉进口配额。普京也在牛肉产业砸下重金,从外国聘请人才,进口种牛,希望在8年后达到牛肉品需求85%自足的目标(俄罗斯目前的肉品需求65%以来进口)。

去年应Miratorg农商控股之聘,来到Bryansk的Stidham说,“这里养的牛,肉质举世无双,美国、澳大利亚无论哪里的牛都没得比。”

Miratorg是俄罗斯最大的肉品进口业者,一直获得政府各种贷款、投资与税务优惠。它在Bryansk办的这家牛肉农场,斥资8亿美元。为筹资继续扩张,它在去年卖了近1亿美元的股票。Miratorg财务总监说,他们的公司正考虑公开上市。

Miratorg野心不小,除了已经在Bryansk附近地区拥有16家农场以外,还打算在明年年底前再开17家。在波兰的Kaliningrad的另3家农场也在施工建设中。这些农场每一家都有约3000头种牛。Stidham表示在美国根本找不到这样的规模。

Stidham说,他虽然也教了一些骑马、套绳等牛仔功夫。但主要工作,是教俄罗斯人怎么处理牲畜,教他们饲养术,教他们辨识牛的各种伤病。

填补缺口,引进美澳牛种

但在俄罗斯大草原发展肉牛养殖业并不容易。俄罗斯只有约25万头肉牛,仅及乳牛总数的1%左右。为解决这个问题,Miratorg自去年7月起迄今引进6万头亚伯丁安格斯(Aberdeen Angus)牛。

这些苏格兰无角黑肉牛,在经历4星期海陆舟车之苦,从美澳抵达俄罗斯之后,还得适应草原上冬季动辄零下35度的严寒。这种牛能完全能适应任何气温,遇上某一种温度,它能视需要长毛。

Bryansk农场计划在明年年底以前讲牛群扩大一倍,屠宰场、肉品加工厂等配套设施也要在2年内扩建4倍。它预定年底产10.4万头肉牛,供应俄罗斯3万公斤无骨牛肉。

不过这项计划成功与否,尚有待观察。养鸡的生产周期为40天,养猪为6个月,肉牛养殖的生产周期则长达16个月,资本最为密集。他们进行了2年的可行性研究,至少有5家银行以风险过大为由,不肯给他们贷款。

出风险过大外,肉牛渐渐不受欢迎也是银行不愿放款的原因。在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牛肉消费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逐年递减。但根据莫斯科全俄肉品协会的数据,俄罗斯每人每年平均消费17公斤牛肉,仅及美国半数。因此,俄罗斯国内消费应有足够发展空间。

求自足,复制Bryansk经验

肉牛养殖本事沙皇时代的农业传统。但30年代斯大林推动集体农场,俄罗斯基本上只是屠宰一些老乳牛以供肉品之需,肉牛养殖传统于是逐渐褪色,爱吃牛肉的人也怨忧不已。直到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才开始自新西兰、三根听与美国进口牛肉。

在Bryansk经验向俄罗斯全境扩散的情况下,俄罗斯不仅可望自给自足,还很有可能在10到15年内成为牛肉出口大国。

普京拼出口:继伏特加、鱼子酱之后,牛肉成为俄罗斯的代名词

说到俄罗斯特产,最早跳入脑中的就是伏特加与鱼子酱。不过,俄罗斯有意让世界人改观,总统普京计划通过引进外国人才与牛只品种,重拾俄罗斯牛肉产业在斯大林总统前的荣景。

为了削减俄罗斯每年30亿美元的牛肉进口开支,俄罗斯总统普京想重建牛肉产业的荣景。但想重振牛肉产业。普京得靠一些外国人。Anthony Stidham就是其中一人。

满足需求,聘请外国专家

俄罗斯当局聘请了Stidham等几位外国畜牧专家,在Bryansk俄罗斯最大的的牛肉农场开班,教导俄罗斯人养牛。课程内容从怎么在牛身上烙印,到怎么为母牛接生等,无所不包。如果一切能按计划顺利进行,有一天,美国的泰森食品与巴西的巴西食品这类外国牛肉业者,将在俄罗斯市场吃闭门羹。

近年来,俄罗斯由于中产阶级不断扩大,许多人的薪金翻了3倍,对牛肉的需求也开始疯涨。为了扶植本国业者、重建经斯大林统治而摧残殆尽的俄罗斯畜牧传统,莫斯科已经削减牛肉进口配额。普京也在牛肉产业砸下重金,从外国聘请人才,进口种牛,希望在8年后达到牛肉品需求85%自足的目标(俄罗斯目前的肉品需求65%以来进口)。

去年应Miratorg农商控股之聘,来到Bryansk的Stidham说,“这里养的牛,肉质举世无双,美国、澳大利亚无论哪里的牛都没得比。”

Miratorg是俄罗斯最大的肉品进口业者,一直获得政府各种贷款、投资与税务优惠。它在Bryansk办的这家牛肉农场,斥资8亿美元。为筹资继续扩张,它在去年卖了近1亿美元的股票。Miratorg财务总监说,他们的公司正考虑公开上市。

Miratorg野心不小,除了已经在Bryansk附近地区拥有16家农场以外,还打算在明年年底前再开17家。在波兰的Kaliningrad的另3家农场也在施工建设中。这些农场每一家都有约3000头种牛。Stidham表示在美国根本找不到这样的规模。

Stidham说,他虽然也教了一些骑马、套绳等牛仔功夫。但主要工作,是教俄罗斯人怎么处理牲畜,教他们饲养术,教他们辨识牛的各种伤病。

填补缺口,引进美澳牛种

但在俄罗斯大草原发展肉牛养殖业并不容易。俄罗斯只有约25万头肉牛,仅及乳牛总数的1%左右。为解决这个问题,Miratorg自去年7月起迄今引进6万头亚伯丁安格斯(Aberdeen Angus)牛。

这些苏格兰无角黑肉牛,在经历4星期海陆舟车之苦,从美澳抵达俄罗斯之后,还得适应草原上冬季动辄零下35度的严寒。这种牛能完全能适应任何气温,遇上某一种温度,它能视需要长毛。

Bryansk农场计划在明年年底以前讲牛群扩大一倍,屠宰场、肉品加工厂等配套设施也要在2年内扩建4倍。它预定年底产10.4万头肉牛,供应俄罗斯3万公斤无骨牛肉。

不过这项计划成功与否,尚有待观察。养鸡的生产周期为40天,养猪为6个月,肉牛养殖的生产周期则长达16个月,资本最为密集。他们进行了2年的可行性研究,至少有5家银行以风险过大为由,不肯给他们贷款。

出风险过大外,肉牛渐渐不受欢迎也是银行不愿放款的原因。在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牛肉消费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逐年递减。但根据莫斯科全俄肉品协会的数据,俄罗斯每人每年平均消费17公斤牛肉,仅及美国半数。因此,俄罗斯国内消费应有足够发展空间。

求自足,复制Bryansk经验

肉牛养殖本事沙皇时代的农业传统。但30年代斯大林推动集体农场,俄罗斯基本上只是屠宰一些老乳牛以供肉品之需,肉牛养殖传统于是逐渐褪色,爱吃牛肉的人也怨忧不已。直到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才开始自新西兰、三根听与美国进口牛肉。

在Bryansk经验向俄罗斯全境扩散的情况下,俄罗斯不仅可望自给自足,还很有可能在10到15年内成为牛肉出口大国。


关键字: 俄罗斯 普京 牛肉 伏特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