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商业+Biz+ › 正文

德国产品设计作品赏析:理性思维与感性设计

Danny 发布于 2012-09-19 11:51 阅读次 

德国产品设计作品赏析:理性思维与感性设计各个国家历史和文化风俗的不同,这也深深影响了每个国家产品设计风格的不同,粗略地把西方的产品设计归为一类是不太负责任的做法。比如美国的设计受到工程技术和展示设计的影响,其设计师更加注重于外观;钟爱手工艺的意大利设计师们则更喜欢将现代设计进行融合,作品的装饰性较为重要;德国设计由于受到近代建筑和包豪斯追求者的影响。比起同样是功能至上的北欧设计更加冷静和理性。比如,刚硬线条营造出的简洁感常出现在德国设计师的作品里,而北欧设计师们更倾向于使用曲线来为作品制造更多的亲和力;在材质运用上,德国设计广泛的使用金属、塑料甚至混凝土等工业材料,恰恰也是因此德国设计给人以冷漠、单调的印象。

如何在坚持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学和功能至上原则的多重制约下寻求形式上的创新,最终达到功能性与造型之间的新平衡成为他们要思考的命题。

尤阿·海瑞克(Joa Herrenknecht)是位尝试颠覆这一传统认识的德国年轻设计师,她的第一件作品“巢(Nest)”系列灯具便获得了2012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相比较其他参赛设计师的作品,Joa的“巢”系列灯具在功能性与舒适度以及造型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这是一系列细高状落地灯和带有矮桌功能的照明灯,他们外形由金属制成筒形,并分别在顶部和底部雕出镂空花纹,灯具如同一只抽象的鸟笼,几乎颠覆了刻板印象里的灯具形象。这些镂空花纹由大小各异且不规则的几何形态组成,少了柔美刻意,添了些秩序感和整洁感。当灯点亮后,内部暖黄色光线穿过花纹在周围环境投下疏落有致的影子,一圈圈地往外渐新淡化并且扩展的灯影最终消失在边界.竟有一种难以用言辞形容的柔和感。就如同红点设计大奖在对“巢”的评语:“此灯具系列是以其精致与简洁在同类设计中脱颖而出。经图案结构泻出的光线在任何室内都能创造出温和又时尚的气氛。”

尤阿·海瑞克(Joa Herrenknecht)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曾先后受教于沃尔克·奥巴靳(voIker albus)、沃纳·艾斯林格(Werner Aisslinger)、史帝芬·蒂慈(Stefan Diez)、占姆士·艾尔文(James Irvine)等多为设计大师。尤阿在继承大师们简便、理性的设计概念的同时,也保持着德国现代设计精细的产品品质。这次Joa在产品设计领域取得的成绩反应了德国当代年轻设计师们越来越关注个性风格的设计,德国精良却略显死板的设计风格在悄悄发生改变。在Joa的作品里,你或可以看到德国设计这样的一个渐变的趋势。

除了“巢”作品之外,尤阿的另外两件灯具作品也相当值得关注。名为“KOGI”的系列吊灯在第十届DMY柏林设计节上首次展出时便获得了不少关注。外形奇异的灯体是由多个三角形单元相互组合而成,乍看有点像原始石器时期的工具或者中国古代某种兵器的利刃。外表由多种色调组合成的渐变营造出斑斓的外表,就好像是一块被切割过的巨大天然晶体。实际上,这是一种叫做“特卫强DuPont Tyvek”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该材料除了具有轻质、坚韧和防水的特性外,纸质纤维感也在视觉上为灯具增添了一份手工制作的人文气息。另一件形态圆润有趣的灯具叫做“TATA”。“TATA”一共有188cm和90cm两种高度的尺寸,由6片半诱明、类似船桨形状的PP塑料相互穿插组成。设计师很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点,这个系列外观色彩丰富,结构精巧轻便,简洁的外形丝毫不拖泥带水,拆装和运输都十分方便。其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使得在生产环节里只需要相当少的模具即可完成大批量的生产。

即便是尽力地思考创新,从尤阿·海瑞克(Joa Herrenknecht)的作品仍然显示出了地道的德国现代设计风格。想象一下德意志飞机撞进墙壁的场景吧,冷静的金属立体面在撞击的刹那分解成数万碎片,但是却依然规整有序。作品“Wandfalter”是Joa设计的一套有不同型号和功能的壁挂装置。即便是不适用这套装置放置工具、书籍或者悬挂衣物,配合着白墙墙面俨然一幅解构主义画面,整体效果散而不乱。同系列的“Standfalter”是一个可直接置于桌面,用于整理零碎小物件的作品;另一套功能类似的设计名为“EMIL”,这是一件双层便携式办公用具,当需要挪动位置时,只需滑下上层的“盖子”后就可以轻松提走。设计师为弯曲的手柄上贴心地放上了两个橡皮筋增加摩擦力,便于悬挂钥匙等。

Joa曾经就读的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有个“教授计划(Professorship Project)”,即邀请知名设计师成为学院的访问教授,引进学院工作室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直面名师的机会和更多的实践契机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创新的驱动力。

尤阿·海瑞克(Joa Herrenknecht)通过这计划与瑞士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企业Faserplast合作,为家具品牌“nanoo”设计了一款名为“Wing Chair”的作品。“Wing Chair”有着模块化和时尚的外观,纯色的椅背搭配由四枚螺钉拧合而成的底座,各个模块间可以自由选择组合。即便是除去扶手,只是底座部分也可以直接当作凳子使用,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在另一个与陶瓷企业的合作课程项目中,Joa受到被挤压成不同形状的水壶启发,设计了一个运用参数化建模的平台。客户可以使用这个数字化建模平台自由设定花瓶的形状,但无论瓶子的外形如何奇异,其容量始终为1L。这个平台有一个感性的名宇,“一升的花瓶(1L vases)”。如此,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形态探究,颇具想象力和艺术美感。

“代码:ZKM灯(Code:ZKM Lights)”是Joa和她如今已是建筑师的同学缇娜·斯浩林格(Tina Schnorringer)合作为ZKM和MNK两所博物馆设计的照明系统,这也是Joa第一次被采用和实施的设计。她们最终提交了一个图形化的解决方案:在地板上设置的条纹提取和融合了ZKM和HfG两个标识的元素,扩大至65厘米的网格系统(即脚步的大小),又设置了一组同一形状的吊灯与地面的标识呼应。在博物馆的开放时间里上下两组照明系统将同时运作,为观众提供导向和提示作用,功能非常简洁有力。在这个设计项目中,Joa平面设计的教育背景和合作伙伴的建筑专业特长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并且影响了整个设计最后的展现方式。

初出茅庐的Joa的漫漫设计路才开始不久,但是从目前为数并不太多的作品里可以看出她尝试突破传统德国传统刻板印象的努力。

也许尝试给每一个设计都贴上一个“标签”的做法本来就不合适,只有像Joa这样发挥特长和善于创新思考的设计师才更合适宜。功能至上主义的做法本身并没有对错,也许只是我们有时候错误理解了而已。产品设计最终是要服务于生活的,而在物质并不匮乏的今天,设计是否也应该把服务放眼球当作重要目的之一?德国著名设计协会Dd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创立至今50余年的红点设计大奖也许早已经将形作为评奖的重要标准之一了。

德国产品设计作品赏析:理性思维与感性设计各个国家历史和文化风俗的不同,这也深深影响了每个国家产品设计风格的不同,粗略地把西方的产品设计归为一类是不太负责任的做法。比如美国的设计受到工程技术和展示设计的影响,其设计师更加注重于外观;钟爱手工艺的意大利设计师们则更喜欢将现代设计进行融合,作品的装饰性较为重要;德国设计由于受到近代建筑和包豪斯追求者的影响。比起同样是功能至上的北欧设计更加冷静和理性。比如,刚硬线条营造出的简洁感常出现在德国设计师的作品里,而北欧设计师们更倾向于使用曲线来为作品制造更多的亲和力;在材质运用上,德国设计广泛的使用金属、塑料甚至混凝土等工业材料,恰恰也是因此德国设计给人以冷漠、单调的印象。

如何在坚持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学和功能至上原则的多重制约下寻求形式上的创新,最终达到功能性与造型之间的新平衡成为他们要思考的命题。

尤阿·海瑞克(Joa Herrenknecht)是位尝试颠覆这一传统认识的德国年轻设计师,她的第一件作品“巢(Nest)”系列灯具便获得了2012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相比较其他参赛设计师的作品,Joa的“巢”系列灯具在功能性与舒适度以及造型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这是一系列细高状落地灯和带有矮桌功能的照明灯,他们外形由金属制成筒形,并分别在顶部和底部雕出镂空花纹,灯具如同一只抽象的鸟笼,几乎颠覆了刻板印象里的灯具形象。这些镂空花纹由大小各异且不规则的几何形态组成,少了柔美刻意,添了些秩序感和整洁感。当灯点亮后,内部暖黄色光线穿过花纹在周围环境投下疏落有致的影子,一圈圈地往外渐新淡化并且扩展的灯影最终消失在边界.竟有一种难以用言辞形容的柔和感。就如同红点设计大奖在对“巢”的评语:“此灯具系列是以其精致与简洁在同类设计中脱颖而出。经图案结构泻出的光线在任何室内都能创造出温和又时尚的气氛。”

尤阿·海瑞克(Joa Herrenknecht)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曾先后受教于沃尔克·奥巴靳(voIker albus)、沃纳·艾斯林格(Werner Aisslinger)、史帝芬·蒂慈(Stefan Diez)、占姆士·艾尔文(James Irvine)等多为设计大师。尤阿在继承大师们简便、理性的设计概念的同时,也保持着德国现代设计精细的产品品质。这次Joa在产品设计领域取得的成绩反应了德国当代年轻设计师们越来越关注个性风格的设计,德国精良却略显死板的设计风格在悄悄发生改变。在Joa的作品里,你或可以看到德国设计这样的一个渐变的趋势。

除了“巢”作品之外,尤阿的另外两件灯具作品也相当值得关注。名为“KOGI”的系列吊灯在第十届DMY柏林设计节上首次展出时便获得了不少关注。外形奇异的灯体是由多个三角形单元相互组合而成,乍看有点像原始石器时期的工具或者中国古代某种兵器的利刃。外表由多种色调组合成的渐变营造出斑斓的外表,就好像是一块被切割过的巨大天然晶体。实际上,这是一种叫做“特卫强DuPont Tyvek”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该材料除了具有轻质、坚韧和防水的特性外,纸质纤维感也在视觉上为灯具增添了一份手工制作的人文气息。另一件形态圆润有趣的灯具叫做“TATA”。“TATA”一共有188cm和90cm两种高度的尺寸,由6片半诱明、类似船桨形状的PP塑料相互穿插组成。设计师很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点,这个系列外观色彩丰富,结构精巧轻便,简洁的外形丝毫不拖泥带水,拆装和运输都十分方便。其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使得在生产环节里只需要相当少的模具即可完成大批量的生产。

即便是尽力地思考创新,从尤阿·海瑞克(Joa Herrenknecht)的作品仍然显示出了地道的德国现代设计风格。想象一下德意志飞机撞进墙壁的场景吧,冷静的金属立体面在撞击的刹那分解成数万碎片,但是却依然规整有序。作品“Wandfalter”是Joa设计的一套有不同型号和功能的壁挂装置。即便是不适用这套装置放置工具、书籍或者悬挂衣物,配合着白墙墙面俨然一幅解构主义画面,整体效果散而不乱。同系列的“Standfalter”是一个可直接置于桌面,用于整理零碎小物件的作品;另一套功能类似的设计名为“EMIL”,这是一件双层便携式办公用具,当需要挪动位置时,只需滑下上层的“盖子”后就可以轻松提走。设计师为弯曲的手柄上贴心地放上了两个橡皮筋增加摩擦力,便于悬挂钥匙等。

Joa曾经就读的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有个“教授计划(Professorship Project)”,即邀请知名设计师成为学院的访问教授,引进学院工作室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直面名师的机会和更多的实践契机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创新的驱动力。

尤阿·海瑞克(Joa Herrenknecht)通过这计划与瑞士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企业Faserplast合作,为家具品牌“nanoo”设计了一款名为“Wing Chair”的作品。“Wing Chair”有着模块化和时尚的外观,纯色的椅背搭配由四枚螺钉拧合而成的底座,各个模块间可以自由选择组合。即便是除去扶手,只是底座部分也可以直接当作凳子使用,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在另一个与陶瓷企业的合作课程项目中,Joa受到被挤压成不同形状的水壶启发,设计了一个运用参数化建模的平台。客户可以使用这个数字化建模平台自由设定花瓶的形状,但无论瓶子的外形如何奇异,其容量始终为1L。这个平台有一个感性的名宇,“一升的花瓶(1L vases)”。如此,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形态探究,颇具想象力和艺术美感。

“代码:ZKM灯(Code:ZKM Lights)”是Joa和她如今已是建筑师的同学缇娜·斯浩林格(Tina Schnorringer)合作为ZKM和MNK两所博物馆设计的照明系统,这也是Joa第一次被采用和实施的设计。她们最终提交了一个图形化的解决方案:在地板上设置的条纹提取和融合了ZKM和HfG两个标识的元素,扩大至65厘米的网格系统(即脚步的大小),又设置了一组同一形状的吊灯与地面的标识呼应。在博物馆的开放时间里上下两组照明系统将同时运作,为观众提供导向和提示作用,功能非常简洁有力。在这个设计项目中,Joa平面设计的教育背景和合作伙伴的建筑专业特长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并且影响了整个设计最后的展现方式。

初出茅庐的Joa的漫漫设计路才开始不久,但是从目前为数并不太多的作品里可以看出她尝试突破传统德国传统刻板印象的努力。

也许尝试给每一个设计都贴上一个“标签”的做法本来就不合适,只有像Joa这样发挥特长和善于创新思考的设计师才更合适宜。功能至上主义的做法本身并没有对错,也许只是我们有时候错误理解了而已。产品设计最终是要服务于生活的,而在物质并不匮乏的今天,设计是否也应该把服务放眼球当作重要目的之一?德国著名设计协会Dd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创立至今50余年的红点设计大奖也许早已经将形作为评奖的重要标准之一了。


关键字: 产品设计 德国设计 商业设计
分享到: